“数”通万村强建设
央企引领智慧发展
文 ·本刊记者 孟圆
《国资报告》杂志2022年第9期
“我们致力于推广一种令人向往的耕读田园、静谧自然的乡居庭院生活。每间民宿都有5G和Wi-Fi的覆盖,从住客的预约入住到大门进出,从水、电的预警,到灯光、空调等设施设备的智能操控,都实现了智能管理。”日前,在中国联通2022年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会上,记者走进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齐长城脚下的石子口村,一幅乡土为席、科技着色的山水画徐徐展开,勾画出数字惠农、智慧兴村的巨大变迁。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当前,中国的乡村建设正处于数字化机遇期。以运营商为“先锋队”的一批国资央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把握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引领作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基建先行,
升级数字“智理”统筹乡村发展
用数字化为传统农村注入新的动力,是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明特点之一。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乡村建设要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将“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作为八大工程之一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
加快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均衡发展正当其时。几年前,人们常被城市或城镇外“无服务”的提示所困扰。但随着4G、5G技术的发展,通信基站建设在农村地区大面积铺开,手机信号和网络覆盖了田间地头。
“目前,中国联通移动网络除西藏外的乡镇覆盖率达到近100%,其中4G覆盖率100%,5G覆盖率81%,光纤宽带覆盖行政村30.8万个。”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表示,到年底,移动网络的行政村覆盖率力争达到97%,光纤宽带将覆盖行政村32.7万个。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镇的西李村是全市首个千兆宽带+5G网络+无线Wi-Fi的入户村
近年来,中国铁塔通过“铁塔+5G+AI”,使“通信塔”成为“数字塔”,赋能千行百业。截至2022年6月,新建铁塔站址中农村及乡镇站址占比达62%,较中国铁塔成立之初的32%增长近一倍,全国网络覆盖水平显著提升。
进而言之,在全面开展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基建的普及为中国乡村提出了全新的、核心的治理命题。也就是,乡村如何将数字基建用活?基层如何从治理走向“智理”?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传统的‘人海战术’治理模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数字化技术,全面升级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助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中国移动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中国移动的《“十四五”数智乡村振兴计划》有体系、有举措地明确了2025年工作目标,积极打造5G数字乡村平台,涵盖乡村综治、智慧党建等10大领域47项数字乡村服务,助力提升乡村数智化治理水平。比如,中国移动在汕头为周厝塭社区量身打造了一套基于“5G+AI”的城乡接合部融合平台应用方案,实时智能监控社区内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场景,管理违章停车和河道溺水等问题,守护平安乡村,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村民们都说,“我们住得更放心了”。
中国电信已实现农村地区光纤网、移动网覆盖率达到了99%以上,优化布局1.3万个乡镇分局,10多万个农村服务网点。着眼于全方位满足农村经济社会生活数字化需求,中国电信推出“村村享”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天翼看家等系列数字化平台。目前,中国电信“村村享”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1800多个区县,基本覆盖全国78%的涉农县区,覆盖超20多万个行政村。
一乡一策,
依靠智慧生产告别“靠天吃饭”
全球范围内,人口增长、自然资源退化以及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风险,正对农业粮食体系形成巨大挑战。从国际来看,前两次农业革命重点是以生物技术为主导,本次农业革命的核心则是数字革命。
学术研究表明,智慧农业有三个发展趋势:一是大数据技术渗透到全产业链,二是智能化的装备广泛应用,三是无人化、少人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投入的边际效益逐步提高,农民“用得起”的产品越来越多。
回到中国,从东南沿海的鱼米之乡,到具有混合气候的西南边陲;从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东北垦区,到水资源匮乏的西北高原,中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存在着小农户数量众多、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限制问题。这决定了乡村发展既要做到统筹推进,也要做到因地制宜,通过各村的自主参与和落地,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何时在田里劳动?谁在田里劳动?农民和自然需要如何合作?数字乡村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农民的生产活动不是个人自发的活动,只有顺应天时才能把庄稼种好。从古至今,农事都需要人们的集体协同和应对,数字化正在转变这种特性,使“天时”变得触手可及。
实践中,中国联通构建起了繁荣“三农”场景的应用平台体系,强化了农业物联感知云平台建设,加快农业物联网平台迭代运营,云、管、端三相发力。在山东打造物联网自主产品“大棚宝”,为3万多农户农业生产保驾护航,24小时监测大棚温湿度,通过种植大数据分析,指导农户及时调整种植环境、精准滴灌,每亩增产超过10%。
“数字化工作的普及后,我们3个村民就能轻松管理10多亩大棚,村里每年收入增加不少。”三槐树村联通智能大棚的种植者向记者介绍说。
山东省西李村数字乡村平台
除了时间之外,直接指导劳动的是人民所掌握的土地和谷物的知识,延展知识转化效用的基础则是数字化技术。
位于四川省叙永县芦稿村的2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一直存在着效率和效益痛点,中国电科利用大数据技术,加之传感器、物联网等应用,为猕猴桃种植基地提供水肥一体化服务,最终达到节水节肥节人力、生态环保高产效的目的,通过智慧农业技术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人们对时间和信息掌控感的提升使金融风险更加可控,数字技术逐步成为提高农民金融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字乡村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扩散效应、普惠效应和网络效应,不仅对生产经营和人力管理产生积极影响,还对涉农资金获取提供了便利。
为了推进数字技术与耕、种、管、收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中粮集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等,释放了农业的数字生产力。“粮圈儿”应用程序不仅聚合了农民种粮所需的多种生产资料,拓宽了售粮渠道,强化了种粮产业链条的闭环管理,还促进了金融下乡、农民增信、建造高效资金池。
在八尔湖镇,中国联通运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安装AI摄像机以及20多个应用系统采集数据、贯通虚实。“数字乡村”平台的底层数据建设之外,“智慧金农”平台正结合保险产品将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渗透到农业发展的实际应用中,促进农企、保险及银行机构、政府多方合作。
应用为民,
优化公共服务延续乡土文化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
数字技术正在拓展人们的生活半径,打破地域阻隔和时空限制,深度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便利城乡居民生活、促进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下沉、优化公共服务能力水平等方面提供了更多可能。归根结底,数字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数字化正在加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对核心人才和资源的吸附,“教师荒”“医生荒”等情形一度成为了农村社会保障功能的瓶颈。而现在,农村居民不仅可以通过个人智能终端设备及时获取各种公共信息,实现公共服务业务线上办理,还能通过数字技术应用手段,实现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共享。
依托云、网、安和自主应用创新能力,中国电信在江西、内蒙古、海南等10余省为“云上妇幼”平台和试点市县提供信息化建设。2021年,中国电信为西藏昌都市妇幼保健院建设的5G远程超声医学中心投入运营,可提供辐射至11个县区的远程诊疗服务,患者问诊时间大幅缩短,为发达地区优质资源下沉到边疆架起了通衢。
中国联通持续深化数字乡村“五新工程”,推进数字乡村信息惠民服务。发动乡村营服人员以及驻点帮扶干部,建设数字乡村镇级服务站和驻村辅导员队伍,面向农村居民开展数字惠民、智慧助老、智能终端使用等培训和活动,开展了超5万场智慧助老活动,助力了超150万村民升级数字智能终端。据了解,“联通数村”目前已覆盖超过20万个村,到2023年实现覆盖30万个村。
数字化正在减少贸易摩擦,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产销对接,提升品牌效益。平台通过实时推送农产品市场信息,提高产销对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农业生产风险。
凭借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和广连接等优势,5G网络下载速度是4G 的100倍,可以实现4K高清视频的实时传输。中国移动搭建5G销售直播间,实现高清流畅、不卡顿的网上直播,农户在田间地头就能直播卖货,城市居民也可通过VR/AR身临其境,查看农作物长势等,帮助新鲜农货第一时间出村、进城、入户,无缝衔接。咪咕数媒充分发挥5G融媒体技术及平台优势,运用5G消息助力乡村振兴,向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推介优质农产品。
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充满活力的新农人正在学习数字化工具,改善农村副业贫乏的状况,逐步成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中国联通在很多省份分别开展了数字乡村直播助农活动,面向全国输出特色农产品,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据了解,“在一些镇乡,若干种农产品的直播销量能占到产量比例接近60%。”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2—2026年,联通还计划培养5万名“数字村官”,用“扶智和扶志”的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数字化正在支撑农村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和传承地。多年来,城市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为农村留下了传承历史风貌、保护文化安全的重任。
江西铜鼓县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融合。中国移动通过整合全域旅游平台、5G消息文旅通、文旅农公共服务平台等,打造数字乡村旅农联合示范基地,助力铜鼓县建设美丽宜居示范乡镇4个、美丽宜居村庄40个和美丽宜居庭院1,200户,带动农民收入增加10%以上。
面向市县级文旅广体局、图书馆、非遗馆等文化服务主体单位,中国联通打造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四川南部县八尔湖镇的数字乡村书屋项目,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守护乡村之美,展现八尔湖山水相依、产村相融的魅力风光。
“联通积极践行国家战略,以实际行动承接智慧文旅的新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数字技术诠释智慧文旅的新内涵;广泛汇聚多方智慧,以科技创新推动智慧文旅的新发展。”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说。
end